封阳沿革考略
文/封水孤舟
先秦时期,今两广之地榛莽丛生,百越杂处。秦始皇三十三年,“发诸尝逋亡人、赘婿、贾人略取陆梁地,为桂林、象郡、南海,以谪遣戍,”(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)这是粤地纳入中原王朝统治之始,当时封阳地区属南海郡。
秦末,天下大乱,南海尉赵佗“击并桂林、象郡,自立为南越武王。”汉高祖略定天下,建立汉朝,以天下初定,久经战乱,“为中国劳苦,故释佗弗诛。汉十一年,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,与剖符通使,和集百越,毋为南边患害,与长沙接境。”(《史记·南粤列传》)是其时封阳地属南越国。从地理位置看,封阳地区与临贺地区,处于贺江流域中游与中下游,控扼中原地区自北入粤的水路交通,又与西汉长沙国接壤,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考古资料推测,封阳地区在西汉初当为南越国边境重镇。
佗死,传四世至其玄孙赵兴时,丞相吕嘉反,弑兴而另立建德为南越王,其时于汉则为武帝元鼎五年(公元前112年),是年秋,武帝乃遣“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,出桂阳,下湟水;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,出豫章,下横浦;故归义越侯二人为戈船、下厉将军,出零陵,或下漓水,或抵苍梧;使驰义侯因巴蜀罪人,发夜郎兵,下牂牁江;咸会番禺。”六年冬,南越悉平,汉武帝乃以粤地为交趾刺史部,下辖南海、苍梧、郁林、合浦、交趾、九真、日南、珠崖、儋耳九郡。郡下设县,封阳县属苍梧郡十县之一,其它九县为广信、谢沐、高要、临贺、端溪、冯乘、富川、荔浦、猛陵。自此,封阳县之名始立,以其地在封水之阳,故名。封水者,又称封溪水,古人对贺江下游的称法。
西汉末,王莽篡权,天下复乱,交趾诸郡闭境自守。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(公元29年),大将岑彭与交趾牧邓让书,陈国家威德,于是邓让乃率南海、苍梧、郁林、合浦、交趾、九真、日南七郡太守遣使奉贡。
三国时,两广地属东吴,黄武五年(226年),孙权分苍梧郡立临贺郡,治临贺县(今贺街镇),辖临贺、冯乘、谢沐、富川、封阳、建兴六县,属荆州(治江陵)。
两晋时封阳仍属临贺郡如故,而改隶广州(治番禺),永嘉元年(307年)复改属湘州(治临湘,即今长沙)。
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(426年)析封阳县地立宋昌、宋兴、开建、武化、徃徃(徃音生)、永固、绥南七县。后又分开建、武化、宋昌三县立宋建郡,属广州。孝武帝大明元年(457年)悉省,唯余开建县,与原统六县同属临贺郡。自此而后,封阳县疆域大为萎缩。明帝泰始五年(469年),临贺郡改为临庆国,官曰内史,仍领七县。南齐时复称临贺郡,治统县如宋,皆隶湘州,而其时又从封阳县析置洊安县(唐时改称洊水县,在今怀集县西北)。梁武帝时复析临贺郡之南,与龙平(今昭平县)置静州,又置南静郡,治开建县,临贺郡仍领原六县,隶湘州如故。至陈时改临贺郡为绥越郡,仍隶湘州。至隋,文帝结束南北混战的局势,天下归于一统,见州郡过多过滥,乃尽罢诸郡,以州统县。于开皇九年(589年)改绥越郡为贺州,统废临贺郡之六县,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兴安县为桂岭县。炀帝即位,重又恢复郡县制度,于大业初年(605年),废贺州,析封阳县属苍梧郡,桂岭县属熙平郡;裁临贺县、荡山县(治所在今公会镇),与富川县合为贺川县,属始安郡。其时苍梧郡与始安郡属扬州(治江都),熙平郡属荆州。
隋末,天下大乱,群雄割据,岭南诸郡一度曾归附萧铣,唐武德四年(621年)李靖讨平萧铣,岭南归唐。同年,唐高祖复置贺州,治所临贺县,与苍梧郡之封阳、始安郡之富川、熙平郡之桂岭、零陵郡之冯乘同属贺州。此外,按照唐制,在岭南地区设立总管府,贺州隶桂州(即今桂林市)总管府,后又改称桂州下都督府。唐太宗贞观元年(627年),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,对原有州县进行省并,又按照山川形便,分全国为十道,贺州属岭南道。是年,封阳县省入贺州,贞观九年复置。唐玄宗天宝元年(742年)改贺州为临贺郡,复设荡山县。唐肃宗乾元元年(758年)复改临贺郡为贺州。
五代时贺州属南楚,后汉乾祐元年(948年)南汉刘晟遣巨象指挥使吴珣、内侍吴怀恩率军击楚,攻下贺州。楚王马希广发兵趋贺州反击,吴珣在城下设置陷阱,楚兵薄城,落阱而溃败,贺州遂归南汉。
北宋开宝三年 (970年) 宋太祖赵匡胤命潘美为贺州道兵马行营都部署,发十州之兵会贺州伐南汉。南汉主刘鋹派伍彦柔率兵万余乘船溯贺江援贺州,潘美于南乡(即封阳县地,大概在今铺门墟一带)伏以奇兵,大败南汉援军,并斩伍彦柔于此,继而回师破贺州。开宝四年(971年)裁封阳县为信都乡,属临贺县。此后,封阳地区沿称信都至今。宋太宗淳化五年(994年)废除了唐人沿用的的道制,而改称为路,到至道三年(997年),全国分为15路,原岭南道分为广南东路与广南西路,其区域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广东与广西辖境。贺州本属广南东路,大观二年(1108年)割属广南西路,此后一直不变。神宗时用王安石为相,厉行变法,在全国实行保甲法,规定250户为一都保,临贺县分为24都,信都属21都。
元朝时开始实行行省制度,元英宗至治元年(1321年),将全国分为11行省,贺州属湖广行省(辖境除湖南、广西外,还包括海南省,湖北、贵州大部,广东、四川小部),而彼时之贺州,除原贺州全境外,元廷还割广州之怀集县隶焉。元末,裁桂岭县入临贺县。
明朝时,撤销元朝的行省之名,全国划分为13个布政使司。明太祖洪武九年(1376),设广西承宣布政使司,下分11府和3个直隶州。同时,对原有州县亦多有整治,洪武二年(1369年),省临贺县入贺州,属浔州府(府治今桂平市),洪武十年(1377年)五月,降贺州为县,改属平乐府(府治今平乐)。正统十二年(1447年)设信都巡检司,负责信都平原一带的治安与赋税,治所在今铺门镇中华村石城北门外玉寨处。万历年间(1573年~1620年)实行里甲制,贺县设18个里,每里10甲,分别为上六里、中六里、下六里,信都称官潭里,属下六里。
清仍明制,而各六里下辖之都、里已按地域划小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,信都巡检司改置信都厅,治所初在狮峰,宣统元年(1909年)移治官潭,后又移治石城北门外。同年,贺县改里设区,以区辖团,以团辖村;信都厅改里设区,以区辖段,以段辖寨。其时信都厅设4个区,21段,555个寨。各区如下:端南区,设12段,辖149寨;深冲区,设特别段,辖332寨;铺门区,设5段,辖32寨;扶隆区,设3段,辖42寨。
民国元年(1912年),信都厅改为信都县,属四等县,下辖端南、铺门、扶隆三个团务分局,县治在铺门石城北门外的旧司署,隶属广西平乐府。民国2年,全国废除府州厅一级行政区划,省以下设道辖县,平乐府遂废,信都县属郁江道,而贺县属漓江道,3年6月,此二道分别易名为桂林道和苍梧道,贺县属桂林道,信都县属苍梧道。民国8年,信都县县治由石城北门迁至信都新衙署。民国22年,撤销团务分局,信都县直辖9乡1镇,即云津、回龙、灵峰、聚福、万安、中华、兴安、铺门、扶隆9个乡,端南1个镇,78个村,3个街。民国35年,调整区划,直辖云津、灵峰、聚福、兴安、中华、铺门、扶隆7个乡,附城1个镇,63个村,6个街。
解放初,贺县、信都两县均沿用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。1950年10月,信都县设3个区,辖8个乡、镇,第一区辖附城镇、云津、灵峰3个乡,第二区辖聚福、兴安2个乡,第三区辖中华、铺门、扶隆3个乡。1951年8月14日,信都县并入贺县。